利用与代工厂兼容的工艺优化掺杂,可生产出具有雪崩特性的垂直p-i-n二极管
上图:该团队生产的p-i-n二极管(左)的击穿特性随掺杂水平(右)的变化而呈现出巨大差异。
原生衬底上生长的垂直GaN p-i-n二极管有很多优点,包括结构简单、漏电流低、击穿电压高。
因缺乏代工工艺,垂直GaN p-i-n二极管的大批量生产受到阻碍,但尽管如此,范德堡大学、美国海军研究生院、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、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之间的合作正在这方面取得进展。
该美国团队正在研究一种与代工厂兼容的平面工艺,通过管理阳极扩展区的剂量来控制电场并防止电流拥挤。先前的研究工作报告了剂量与阳极厚度之间的关系,在此基础上,研究人员目前在揭示剂量与阳极掺杂水平之间的关系。
谈及研究结果,范德堡大学的Mona Ebrish表示:“阳极掺杂适中的器件性能最好,我们的TCAD模拟揭示了实验结果背后的一些原因。”
她认为,所采用的实验分析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器件设计中。
这项研究的一大亮点是,在不同温度下,研究团队在其中一个二极管中记录到雪崩击穿现象,表明这是一个非破坏性过程。
研究人员还发现,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增加,导致击穿电压升高。据Mona Ebrish称,该特性表明器件中的电场管理非常成功,是所有p-i-n二极管都不具备的优点:“通常情况下,器件要么对温度升高没有反应,要么会出现电流激增和烧毁现象,即破坏性击穿。”
研究团队将非均质GaN衬底装入MOCVD反应器,然后生长出500 nm厚的阳极层,镁掺杂水平分别为5 x 1017 cm-3、1 x 1018 cm-3或2 x 1019 cm-3,进而生产出垂直GaN p-i-n二极管。三种样品都有一个8 µm厚、掺杂浓度为1-2 x 1016 cm-3的轻度掺杂漂移层,900 °C的热退火可激活阳极掺杂剂。
为了从外延片中形成器件,研究团队采用了边缘终止工艺,包括:在距阳极边缘约140 nm处蚀刻出1 µm深的沟槽;使用三种能量不同、总深度为650 nm的箱形氮植入物;使用氮植入物确定结终止扩展和保护环(器件结构见图)。为了完成二极管的制造,研究团队为p-GaN阳极添加了Pd/Pt/Au叠层,为阴极添加了Ti/Al/Ni/Au叠层。
尽管漂移层厚度、掺杂水平、边缘终止工艺完全相同,但对三种器件进行电学测量后发现,它们在击穿电压和漏电流上存在显著差异。1.2 kV时,阳极掺杂量为1 x 1018 cm-3的样品出现剧烈击穿,意味着阳极扩展区具有出色的电场管理能力。研究人员认为,其他两个器件没有表现出相同的击穿行为,是因为阳极扩展区的电荷没有完全耗尽,而剩余电荷导致了过早击穿。
研究团队还进行了雪崩测试,包括在25 ℃、100 ℃、150 ℃、200 ℃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随温度变化的反向扫频。研究人员发现,掺杂水平为5 x 1017 cm-3和2 x 1019 cm-3的器件难以发生雪崩,原因是漏电流高,且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不一致;掺杂水平为1 x 1018 cm-3的p-i-n二极管则发生了雪崩,温度每升高50 ℃,击穿电压就增加10 V。
Mona Ebrish表示,优化离子注入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器件性能。“我们还在对额定电压更高(如3 kV或6 kV)的GaN p-i-n二极管的相同工艺进行评估。”
参考文献
M. Ebrish et al. Appl. Phys. Express. 16 116501 (2023)
上一篇:ASML和IMEC启用联合Hig... | 下一篇:莱斯大学团队实时记录二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