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有界面钝化功能的冠醚B18C6可防止受潮导致的漏铅和降解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实现较高的功率转换能量,但也会因受潮而导致铅泄漏及钙钛矿降解。现在,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界面钝化技术,通过冠醚B18C6结合铅离子,实现了21.7%的功率转换能量。
在室温和85%的湿度条件下,冠醚还能防止受潮引起的降解,有效时间达300小时。
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存在铅离子,不仅会导致漏铅,对环境造成危害,而且在潮湿环境下,钙钛矿容易受腐蚀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人们提出了多种方法,包括器件封装和钙钛矿光吸收体的成分工程。
釜山大学研究人员在《能源化学期刊》(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)上发表了题为“通过利用冠醚的铅结合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进行界面工程”(Interfacial Engineering Through Lead Binding Using Crown Ether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)的研究报告,他们测试了多种冠醚,发现B18C6是界面钝化效果最好的冠醚。
使用B18C6后,钙钛矿内电荷载流子的寿命(或电子在半导体导带和空穴在半导体价带中所花费的时间)有所延长。空穴传输材料与钙钛矿之间的功函数(或从金属表面移出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)也有所提高。
与未处理的有漏铅迹象的钙钛矿相比,在对所有层进行深度剖析时,使用了B18C6的钙钛矿无漏铅迹象。此外,室温下,将普通钙钛矿暴露于95%的湿度中300小时后,会形成碘化铅,经过B18C6钝化处理的钙钛矿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。
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Ji-Youn Seo表示:“十年后,这项技术可通过异质结结构应用于能源、显示、半导体材料等行业。如果利用得当,可以借此开发出高效制氢设备、高亮度柔性显示器、三维有机和无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,为引领高科技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。”
上一篇:世界首个!电子科技大学... | 下一篇:2024年将有58亿只LED灯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