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详细内容

生产常关型射频 HEMT

2022/2/16 20:14:27      材料来源:

等离子体处理和湿法蚀刻产生 RF GaN HEMT


台湾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的一个团队声称,已经使用数字蚀刻技术生产了第一个常关型 GaN HEMT。

 

根据该团队的发言人 Ping-Yu Tsai 的说法,RF器件受益于常关操作,因为它们只需一个正电压即可驱动。“这可以降低IC设计的复杂性并节省系统模块的功耗,因为器件在不运行时不会消耗能量,”Tsai补充道。

 

有几篇报道称,使用数字蚀刻可以使尺寸较大的功率 HEMT 栅极凹陷。 Tsia 及其同事认为,他们是第一个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射频 HEMT 的团队,这是一个新的突破。

 

“我们使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具有很小栅极长度的射频 HEMT 的栅极凹槽,”Tsai 解释说。通过提供对蚀刻深度的良好控制,该团队展示了 E 模式器件和射频特性。

 

实现高质量的栅极蚀刻并非易事,需要精确控制蚀刻深度,同时确保低表面损伤和良好的均匀性。栅极蚀刻往往涉及使用由氯气或 BCl3 形成的等离子体,但这两种选择都会促进栅极表面的损伤,并最终损害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
 

为了提高栅极蚀刻质量,Tsai 和同事转向了两步数字蚀刻。为了在器件生产之前优化该方法,他们首先研究了表面化学和蚀刻速率对 AlGaN/GaN 异质结构的影响,该结构包括缓冲层、未掺杂的 GaN 沟道、1 nm 厚的 AlN 间隔层和 22 nm厚的Al0.22Ga0.78N阻挡层。

 

在向这种异质结构添加 SiN 硬掩模,并通过光刻和氟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对其进行图案化后,该团队使用两种不同的技术对晶片进行氧化:在过氧化氢中暴露5 分钟;以及使用在一定射频功率范围内运行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系统,在氧等离子体中氧化晶片。这两种方法都采用了相同的第二步:在稀释的 HCl 中进行 90 秒的数字蚀刻,以去除氧化物产物。

 

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显示,每个周期的蚀刻深度具有良好的线性(见图)。使用 40 W 和 0 W 的射频功率,氧等离子体处理的平均蚀刻速率分别为每周期2.5 nm 和每周期0.5 nm。使用过氧化氢的工艺,在每个周期中产生的蚀刻深度接近 0 nm。基于这些发现,进一步的研究仅限于使用氧等离子体处理。

 

X 射线光电子能谱发现,在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中存在一个与氧相关的强峰。将样品浸入 HCl 后,该峰值的强度急剧下降,表明该步骤提供了良好的氧化物去除效果。

 

1 µm × 1 µm 区域的原子力显微镜显示,经过三次数字蚀刻周期后,AlGaN 表面在 40 W 和 0 W 处理下的均方根粗糙度分别为 0.10 nm 和 0.09 nm。用氯等离子体蚀刻将粗糙度增加到 0.49 nm。

 

该团队使用三种蚀刻工艺生产了栅极长度为 110 nm 的 HEMT:一个周期,0 W 偏压;六个周期,40 W 偏压;和八个周期,40 W 偏压。使用 5 V 漏极偏压的测量结果表明,增加循环次数,从而增加蚀刻的材料量,会导致漏极电流和跨导降低,同时阈值电压也会发生变化从 -2.7 V 增加到 0 V,然后是 0.4 V。正阈值电压对于常关操作至关重要,但会以漏极电流和跨导为代价,这是因为产生了非常薄的 AlGaN 势垒层,几乎确保了二维电子气的耗尽。

Tsai说,该团队现在可能会改进其技术以用于更大的晶圆,从而可以将其应用于具有良好均匀性的射频器件的大批量生产。

 

参考资料

P. -Y. Tsai et al. Appl. Phys. Express 14 126501 (2021)

 

 

声明:本篇文章属于原创,拒绝转载,如果需要转载,请联系我们,联系电话:0755-25988571。


上一篇:科学家们用纳米线编织纳... 下一篇:美国团队使用 SiC 芯片...

 

Baidu
map